
宁化县革命纪念馆、博物馆2024年工作总结
宁化县革命纪念馆
一、2024年工作总结及亮点
1.优化公共服务,免费开放上新台阶
在持续深入推进纪念馆免费开放工作中,我馆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抓实免费开放质量。一是加强标识标牌的引导作用。在陈列馆增设电子、平面指示牌、留言板等,进一步优化设备设施提升游客服务;二是配备AED体外自动除颤仪。提高公共健康安全水平,为游客在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得到更加专业、及时的救援,满足群众游览时的紧急救援需求;三是提供多种志愿服务项目。增加展厅休息区同时积极为游客提供各类帮助,带动文明旅游。一直以来,我馆充分发挥党性、党史教育职能,为大批党员干部和社会各界提供重温革命历史的重要场所,让广大干部群众在重温党的历史中,坚定理想信念,汲取奋进力量。今年,宁化县革命纪念馆获评国家三级博物馆、福建省新时代巾帼讲习所。截至12月底,共接待游客 35万人次(含长征精神教育基地25万人次),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和赞扬。今年以来已接待了福建省副省长、嘉定区党组书记、省发改委党组书记、省人大副主任、省政协副主席、省高院院长、退役军人事务部褒扬纪念司一级巡视员等重要领导,以及罗荣桓将军、粟裕将军等红军后代。
2.活化资源利用,灵活开展社教活动
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层级、不同领域、不同对象,科学合理多措并举开展形式丰富的主题教育活动。一是营造节日氛围,结合节日、纪念日开展代表博物馆特色的活动,如:“喜迎元旦·乐猜灯谜”活动、“赏年画 过大年”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活动、“传承文明 畅享端午”猜谜活动、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你最出“棕”线上知识竞答活动、“保护文物 传承文明”文化遗产日活动;;承办第三届宁化客家方言展示大赛;配合宁化县“三八”国际妇女节纪念活动暨中央红军从宁化出发长征90周年纪念活动、第四届长征沿线红色旅游城市联盟大会等活动。二是丰富社教形式,选派优秀讲解员开展红色故事、革命文物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等系列活动,将红色文化送到县民政局、淮土镇、实验小学、名远小学等,开展“文物映耀·百年征程”文物进校园系列活动、“我是小小红色宣讲员”志愿讲解培训活动配合2024上海大学生旅游节红色讲解员进校园线下宣讲(三明场)、“万里长征第一步”红色故事宣讲团巡回宣讲面向大众、学生、党员干部开展宣讲活动;成立“讲红色故事 做文明少年”红领巾宣讲团并且进行红色故事线上展播等。三是打破场地限制,举办流动展览。用图文展示、摄影等形式,打造流动展览,如:“长征从这里出发——宁化县长征历史图文展”“钟灵毓秀——三明历史名人图片展”等,为更多的社会群体提供纪念馆、博物馆精神文化服务,进一步提升场馆社会教育职能。
3.提升服务效能,擦亮红色文化名片
为进一步做好县域“红色+培训”“红色+旅游”“红色+研学”工作,我馆不断夯实基础工作。一是拓宽宣传形式,完善宁化县革命纪念馆官方网站、优化公众号服务功能、开发线上祭扫英烈小程序、制作纪念印章及协办县融媒体中心创作《宁化客家山歌里的红色故事》系列短片等,多角度全方位的开展宣传。二是提升讲解员的综合素养,通过以赛代训,组织讲解员参加三明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现场教学基地讲解员大赛提高讲解员业务水平;开展伊秉绶故居讲解集中培训,拓宽讲解员知识面;组织讲解员前往江西省博物馆、八一起义纪念馆等场馆参观学习,交流讲解经验;组织讲解员参加三明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现场教学基地星级讲解员人才培训班、2024年第二期百名导游讲解员服务质量提升培训班、参加全市干教系统业务骨干培训班、参加全省红色旅游讲解员培训班等通过理论授课、专题辅导、现场教学、讨论交流等进一步提升讲解员的政治素养和综合业务能力。三是抓好重点项目申报,积极配合县革命烈士纪念园国家级烈士陵园申报、福建省干部教育基地现场教学点申报等工作。
4.加强馆际交流,互学互鉴共促发展
宁化县革命纪念馆与扬州八怪纪念馆签订共建协议,进一步促进两地场馆在数字技术对红色文化传播的推动力、影响力方面的交流合作。7月1日-10月31日引进中共一大纪念馆“永恒的誓言——中国共产党入党宣誓史料专题展”,参观人数近3万人次。参展由长征纪念馆联盟展览“红飘带上的记忆——长征沿线文物展”,与嘉定革命烈士陵园开展线上展览共建,引展《峥嵘岁月 光辉历程》,送展《长征从这里出发》。联合中共一大纪念馆、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嘉定小学共同举办“万里长征第一步”红色展演活动等。截至目前,已累积接待上海游客4万余人,500余批次(今年接待上海游客6000余人,200余批)。
5.坚持保护第一,构建文物“保护网”
宁化县革命纪念馆常态化开展文物安全巡查工作,定期开展安防、消防培训和安全生产大检查,确保消除安全隐患并保障文物安全。同时扎实推进库房建设,对库房发霉、漏水问题进行修缮处理及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方案实施项目二期项目实施,完善库房、文物管理制度,进一步夯实文物保护工作。
二、2024年工作存在问题
1.公共服务能力有待提升
随着观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对纪念馆(博物馆)陈列、讲解、休闲等功能的要求越来越多。场馆讲解形式少,只有人工讲解和微信二维码讲解两种且长征精神教育基地前广场灯光昏暗,都影响了观众的参观体验。
2.缺乏专业技术人才
纪念馆的专业人才队伍是关键,目前文物修复、策展人、讲解员等关键岗位上,人员数量不足或专业素质不高的情况日渐凸显,影响纪念馆(博物馆)的长期发展。
3.宣传、文创推广开发力度不足
纪念馆在社交媒体和互联网等新媒体平台上的宣推广力度不足,导致知名度不高。文创宣传品缺乏我馆的内涵和特色元素,难以体现独有的文化魅力。
三、2025年主要工作
1.规范化讲解形成培养机制
坚持以政治思想好、知识储备好、讲解服务好、示范带头好、社会影响好的“五号”标准,锻造一直优秀的讲解员队伍。一是在每年11月份至3月淡季时间开展讲解员能力提升培训,通过“走出去”、“手把手”等方式开展培训活动。二是把“二个半小时”(每天拿出半小时阅读写作,每天拿出半小时背诵讲解词)功课日常化,“分享会”(常态化开展如礼仪、文物、故事等知识分享会)常态度化。三是每年年底认真开展年度优秀讲解员队伍考核工作,以规范化讲解形成科学的培养机制。
2.树立“红色”、“客家”特色品牌
不断创新形式,加强苏区核心区、长征出发地红色文化挖掘利用,开发“大思政”教学课程,将革命文化、红色资源带入校园、融入思想教育。用好博物馆牌子,把宁化是客家人繁衍生息、延绵发展、发祥的凝聚地的文化展示好。深入挖掘纪念馆(博物馆)文化内涵和特色元素,开发具有新颖性和独特性的文创产品。
3.继续做好文物保护工作
常态化开展文物安全巡查工作,定期开展安防、消防培训和安全生产大检查,确保消除安全隐患并保障文物安全。根据馆藏藏品特点,加强馆藏文物的管理和研究,扎实加快做好库房搬迁,使藏品管理科学化、系统化。同时配合宁化县长征出发地遗址保护中心做好第四次文物普查工作。